会员书架
首页 >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> 第253章 皇后提亲

第253章 皇后提亲(第1/2页)

目录 加书签
    罗鹏猜得没错,大湾举办花魁选举的事,连京里都议论起来。

    此前就有流言说姜丰收罗扶桑美人,如今更是传说他全城选佳丽充实后院,狼性大发。

    弹劾他的奏折当然不能少。

    “衡川府的人都知道,姜丰的妻子为救他的母亲险些丧命,姜丰当众起誓,此生绝不纳二色、绝不负妻子,否则必遭天谴。”皇帝冷着脸说:“御史虽是风闻奏事,也不能信口雌黄!”

    小御史吓得跪在地上,喏喏应“是”。

    这些年皇帝的威严愈重,然而督察院却还是有唱反调的人。

    概因督察院绝不能是一言堂。像唐太宗这样英明神武的皇帝都需要有个魏征,作为皇帝,必须容忍、也需要有不同的声音。

    但很快,皇帝还是起复王玢为督察院正四品佥都御史。

    不久,皇帝也收到了姜丰的汇报奏章,奏章里写了花魁选举的原因。

    改变人们对大湾的固有印象,促进两岸文化交流;吸引才子,招纳贤才促进文教;促进商业发展等等。

    最后还附带十幅诗画,说是此次招纳的才子所画、所题,请陛下御览。

    皇帝把姜丰的奏折送进督察院,附带一句: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以后凡事要先调查。”

    督察院里弹劾过姜丰的御史全部脸色暗淡,没想到皇帝如此维护和信任姜丰。

    新来的佥都御史王玢笑道:“姜丰为官以来,一直兢兢业业,为社稷出力、替君主分忧,陛下惜其才,重用是理所当然的。”

    “可陛下未免也太偏袒姜丰了。他是有过很多功绩,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,现在他就是一偏远之地的知府而已!”有御史不满地说。

    归根结底,这些人觉得姜丰已被“流放”的海岛,比从前的开建更偏远,已经不足为虑,才想踩在他的身上,表现自己的刚正不阿。

    若姜丰还是待诏学士,看在姜丰寻回陈皇帝宝藏的份上,他们都不敢乱说什么。

    这不就是墙倒众人推、人善被人欺嘛!

    王玢淡淡说道:“虽是偏远州府,但大湾一日千里,说不定哪天就升了省,姜丰升巡抚也未可知。”

    众御史怔住了,王玢是皇帝的心腹,难道他有什么内幕消息?

    巡抚啊,大湾巡抚至少得是从二品,那也是封疆大吏了!

    由皇帝亲自正名,弹劾姜丰的声音终于消失了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姜丰的誓言也传遍了整个京城,连带熊楚楚都成为了闺中女子羡慕的对象。

    愿得一人心、白首不分离,何其幸也!

    连岑皇后都听说了此事,沉吟了半晌,对身边的女官说道:“姜家的家风倒不错……听闻姜大人有个女儿?多大了?”

    家风倒是其次,关键的是眼看姜丰越来越受皇帝的重用,且如今朝廷出兵海外,大湾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……

    这个女官名叫顾卿,原来是东缉事厂的暗卫,代号“卫二”。在陈皇帝宝藏一事中暴露了身份,被安排在皇后身边做女官。

    顾卿敛目回道:“姜丰的女儿有十六岁了。”

    此时的人说的都是虚岁,要姜丰来说,就是女儿未满十五岁。

    “听闻你和姜丰有交情?你帮我去问一问,他女儿可曾许了人家。本宫的幼弟,今年二十岁了,尚未定亲。”岑皇后拨了拨茶杯吩咐。

    顾卿应“是”,躬身退后。

    岑皇后出身威国公府。

    她的幼弟,就是威国公府的嫡出小公子。这样的身份,在京中也是一等一的夫婿人选。

    可是以顾卿对姜丰的了解,他未必愿意让女儿嫁进国公府。

    顾卿通过陈璋的锦衣卫渠道给姜丰去了一封信,告知了皇后的意思。

    自从顾卿成为女官之后,姜丰就再也没有和她见过面。如今贸然收到她的信,姜丰很是惊诧。打开信一看……整个人都懵了!

    顾卿猜的没错,姜丰一点也不愿意女儿嫁给威国公府的公子。就连王家,他都觉得齐大非偶,何况国公府、皇后的娘家?

    一则,他不愿意掺和进后宫的事。君不见先帝的小舅子张国舅的下场?说起来还是被他推上断头台的。要是女儿嫁进皇后的娘家,万一将来卷入夺嫡之争被连累怎么办?

    听说,这两年皇帝颇为宠爱一个妃子……叫什么蔡慧妃?

    再则,威国公府世代镇守北疆,如今北边的女真人和鞑靼人还蠢蠢欲动呢。万一哪天这个小公子也上了战场、甚至战死沙场,他的女儿岂不是要守寡?

    最后,就他曾经接触的来看,威国公岑巍此人有些刚愎自用,好大喜功,说不定哪天会坏事,他并不想和这样的人结成亲家。Xιèωèи.CoM

    不行!万万不行!

    好在顾卿还挺义气的,在信中暗示他说已为女儿择婿。只要订了亲,想来皇后娘娘也没什么可说的,国公府也不能强夺人妻不是?

    只是这一时半会的,从哪里拉个女婿出来?

    熊楚楚看到姜丰从进门就苦着一张脸,诧异地问道:“这是怎么了?是有人闹事?还是那些书生不肯留下?”

    姜丰叹着气,把

加入书签
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目录 加书签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