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书架
首页 > 虎啸龙鳞 > 第四十五章 国子监去隐形胜

第四十五章 国子监去隐形胜(第1/2页)

目录 加书签
    国子监是天圣王朝的最高学府。

    这座占地极广的地方,就位于南城门附近。如果细算起来,已经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了。

    朝代更迭,倏忽而过。作为唯一幸存下来的建筑,国子监不仅延续了这里的历史,更继承了流传下来的学识和风骨。

    现任的国子监祭酒庾济,精神矍铄,严厉非常。作为经历过许多大场面的人,他有足够的资格坐镇这里。许多厉害的人物都曾经出自他的门下。据说就连当今皇帝李崇碧,早些年的时候也曾在这里学习过。

    具有这样深厚背景的国子监,在这些年里一直风平浪静。无论朝堂上发生怎样的争斗,都从来没有影响到这里。

    坐在台阶上懒洋洋晒太阳的庾济,就好像是一个乡下老农。而他也往往以农夫自居。一个农夫看护着他的禾苗,细心浇灌,让他们成长为有用之才。这个比喻,庾济认为非常贴切。

    再有几天,这一年就快要结束了。不管是天下的战争还是饥荒都影响不到这里。平平安安又度过一年的国子监祭酒,伸了伸懒腰,继续眯上眼睛打盹。

    耳边隐隐约约传来的读书声让他很安心。这里集齐了天下众多的博士和大儒,他们以自己渊博的知识,教授着这个王朝送到这里的精英。不管是多么不听话或者是桀骜不驯,只要被送到国子监来,保证让他脱胎换骨,做有用之人。

    有一片乌云遮住了太阳,庾济有些不爽。他不情愿的睁开眼睛,这才看到挡住阳光的不是乌云,而是几个人的影子。

    确切来说,是三个年轻人的影子。

    “请问老伯,国子监祭酒大人在哪里?”

    为首年轻人拱手问了一句,很有礼貌。庾济见这几人高矮不一,说话的这个气质华贵。却显然把他当成了看守国子监大门的老伯了。

    庾济并不多说。他只是用手随便往里指了指,便揣起袖子重新打盹了。

    两天前送来的几个家伙已经让他有些心烦,今天又来了这几个。他很想把他们都拒之门外,但想了想,终究还是不能让人太下不来台了。

    今日晴好,微风送暖,正是难得的好天气。本来今天苏鳞是打算在家里睡懒觉的。可是,李氏兄弟两个却不肯放过他,一大早便折腾他起来,说是今日要一起来国子监报道。

    这两位新近开府的皇子,一点儿也没有王爷的样子。他们不待在自己的王府里,却跑到苏鳞家里来胡闹。让他很是无奈。

    昨夜的一场酒宴,十分尽兴。不仅宗确豪饮,而李玄和李元昊竟然也是好酒量。苏鳞陪着他们到半夜,宗确大醉而归。李氏兄弟就留在府中。三个年轻人横七竖八睡了一夜。

    苏鳞直到这会儿还感觉到有些头疼呢。他跟在两个人身后进入国子监。回头看了一眼那老者。却见这穿着简朴的老头儿冲他咧嘴一笑,他也笑了笑。李玄已经在前面大声叫他了。

    只有进入了国子监,才能真正发现这里面的广阔。令苏鳞感觉有些奇怪的是,除了分布在各处的房屋之外,竟然有大片的空地。这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    些空地都整理的十分整齐。有些地方种着花草树木,有些地方赫然就是农田。虽然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庄稼,但却也可以看出那些遗留的痕迹。

    难道这处国家的最高学府里还有懂得种庄稼的人吗?

    苏鳞心中有些疑惑,但他并不多问。跟在李氏兄弟两个人身后,兜兜转转的往前走。

    木质结构的房屋显得很是简朴。望眼之处,并没有楼台亭阁。走在前边的李元昊忽然停住了脚步。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声音从左侧传过来,他看了其余两个人一眼,三人便沿着铺了木板的走廊往那边走去。

    声音是从这边的学舍里传出来的。越走近些便越听得清楚。这时候其他人的读书声已经停止,一个尖锐的声音便显得十分刺耳。

    “……读这些破经书到底有什么用?本王愿意打瞌睡就打瞌睡,谁能管得着?!”

    李元昊探头从窗户往里瞅了一眼,然后便摇了摇头,回头对李玄苦笑着说了一句:“是老五!不知又在这里胡闹什么。”

    李玄哼了一声。他当然知道老五是谁。李元亨这家伙刚刚被封了王位,就这么嚣张了吗?他从小时候就跟这个所谓的五哥作对。李玄也是个耿直性子,这么多年来还从来没有叫过他一声哥哥呢!

    “我不管你是什么王侯贵公,既然进入这里学习,在我眼中,便是一视同仁的学子!这里是国子监,不是你的王府。如果你想睡觉,就回家睡去吧!大可不必在这里扰乱别人的读书。哼!”

    一个不卑不亢的声音,带着几分威严。正在这间学舍里教授经书 的博士孟非昂然而立,看着眼前这个态度十分嚣张的王子,脸上神情冷漠。

    士子之气,遇刚不折。如果按照他的性格,这些王公贵族家的子弟,应该通通都赶出去!却不明白,祭酒庾济为什么会答应让他们入国子监的。

    国子监有大约十几个学舍,总共几百个学子。这间学舍只不过是其中之一。里面的二十几个学子身份不一。此刻大多数都正襟危坐,有些吃惊的看着眼前的场面。

    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。入学三天以来一

加入书签
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目录 加书签
返回顶部